许多到访的外国游客觉得新加坡的老人是劳碌命,应该退休的乐龄人士,有不少还在快餐店和食阁洗碗盘、抹桌子,或在机场和超级市场回收行李推车和购物推车,或在汽油站帮忙添油。
其实,人各有志。有些人到了退休年龄,会用剩余的黄金岁月,完成年轻时没法完成的心愿;有的到处旅游;有的多学一技之长。也有些人觉得身体还行,继续工作才会感到快乐——有些收入、可打发时间,也能自力更生,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何乐而不为?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2024年发布的数据,2023年本地居民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为83.0岁。在2023年达到65岁的居民,预计还可多活20.7年,他们怎可能在家里呆坐20年呢?
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已80多岁,他很庆幸到了这个年龄还能继续工作;工作赋予他生活的尊严和意义,也能让他的头脑保持灵活和清醒。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3岁,重新雇佣年龄可达68岁。到了2030年,会分别调至65岁及70岁。许教授说:“能工作多久就工作多久,让人过得更健康和更快乐才是重要。”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人民都不太愿意生儿育女,以致人口替代率降低,各行各业都须要靠外来劳动力,才得以照常运作。在新加坡聘用外籍员工有配额,年长者不嫌弃薪水低,因此很受欢迎。
政府也鼓励年长者继续工作,公司聘用员工的年龄越大,得到的补贴也越多。因此,雇主愿意聘用年长员工,年长员工也有更多机会继续工作,为自己的公积金储蓄累计更多的退休金。
如今,退而不休已是全球趋势,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聘用年长员工比比皆是。年长员工获得重新雇用,生活快乐,身体免疫力自然会提升。身体健康少生病,可减轻人口迅速老龄化所带来的沉重医疗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