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直致力于打造整洁宜居的城市环境,垃圾治理更是公共管理中的基础工作。然而,根据我的观察,在执行层面仍有改进空间。

在过去半年里,我多次通过“一联通”’(OneService)应用和国家环境局的“myENV”应用,持续举报马里士他路编号50229巴士站周边的垃圾问题,并附上清晰的照片及具体定位信息。

然而,我收到的回应却是令人失望的敷衍答复——诸如“已通知负责同事”或“将安排清洁工打扫”。

当局回应表示,尽管会加强巡查,但由于乱丢垃圾行为往往发生迅速、难以捉拿现行,因此执法存在挑战。然而,这种解释若被当作常态,反而容易使执法流于形式,削弱公众对治理成效的信心。

如果某处垃圾长期堆积、乱丢频率极高,为何不实施更密集的监控?只要持续一段时间,逮到现行并非难事。尤其在这种情况下,乱丢者多是惯犯。抓获几人,依法处罚,加以曝光,自会起到警示作用,令其他人收敛。

国家环境局的态度让我感到遗憾。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我衷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正视这一挑战,向公众展现他们积极作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