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弃书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热议。这不仅激起国大师生、校友和爱书人的愤懑,更令不少公众震惊不已。
书,是智慧的载体、知识的宝库、作者心血的结晶。凡读书人都视如珍宝,何况是世界顶尖的学府。国大理应作出表率,却如此草率行事,实在令人失望。
据《联合早报》了解,这些书籍来自耶鲁—国大学院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目前由国大图书馆管理。国大早在2021年8月就已宣布耶鲁—国大学院将于今年关闭,至今已近四年,时间理应充裕,只要有心筹划、组织得当,赠书活动是可行的。
数年前新加坡管理学院的郑永顺图书馆在翻新前,也面临腾出空间的压力。当时图书馆提前开放,让学生与校友自由领取书籍,数量不限。笔者只是迟了两天前去寻宝,书架上的书便已所剩无几。由此可见,千万不可低估爱书人对书籍的热情与珍视。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声浪,国大虽撤回弃书决定,但送去资源回收站的数百本书籍已被销毁,回天乏术,令人扼腕。校方虽已正式致歉,并承诺将为余下书籍安排赠书活动,细节待定,但这一“操作失误”,无疑在公众心中留下阴影。
“亡羊补牢”,究竟是“未为晚也”,还是“为时已晚”?答案,或许因人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书毁了,覆水难收;而国大,这次所毁的,又岂止是藏书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