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联合早报·交流站》刊登的《年长不是限制,心态才是关键》,陈桂芬女士分享自己照顾特殊需要子女的旅程。她道出无数看护者的心声:看护者不仅要面对长期的生活压力,也时常在情绪、身份认同与未来规划上承受挑战。

然而,正如她所说,维持健康的心态、相信互助的力量,是每位看护者能走得更远的关键。这段真挚的分享,不仅是许多看护者的缩影,也鼓舞更多正走在相同道路上的同行人。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看护者的需要不应被忽视,他们的努力值得被理解与支持。

关护之心(CaringSG) 是本地一家专为特殊需要家庭与看护者提供支持的非营利社群组织,由一群特殊需要儿童的父母、专业人士及志愿者共同创立,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具包容性与支持力的社群生态。我们相信,看护者不该独自面对漫长的照顾旅程,而应拥有同路人、资源与希望。

目前,我们通过四大主要项目,协助看护者减轻负担、建立连结:

一、互联互助(CAREconnect):通过活动与资讯平台,协助看护者彼此连结、分享经验。

二、友伴辅导(CAREbuddy):安排有经验的看护者一对一陪伴新手,倾听、支持、同行。

三、互联关护(CAREkaki):在邻里社区举办聚会与活动,协助看护者和家人走出家门,重拾社交生活。

四、专业支援(CAREwell):由专业人员提供情绪支持、心理建议与服务协调,回应看护者的身心需要。

除了直接服务家庭,我们也积极推动公众参与,邀请大众与看护者携手同行,共同建设一个更理解、接纳与支持特殊需要社群的社会环境。

我们欣慰地看到,新加坡协助残障者自立局(SG Enable)多年来持续推动特殊需要人士及家庭的全面成长,推出多项实用计划,包括就业培训、生活技能课程和心理健康支持等。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于2023年设立的包容残障服务中心(Enabling Services Hub,简称ESH),为看护者和特殊需要人士提供“一站式”便捷支援,包括资讯咨询、培训课程、心理与社交活动、家庭服务协调等。无论是寻找社区资源、参与培训,或面对情绪低谷时寻求辅导,ESH都是看护者坚实的后盾。

关护之心也与这些服务紧密互补,希望携手打造一个更温暖、有希望的社群环境,让每一位看护者在生活中不再感到孤立,而是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支持与理解。

我们感谢陈女士的勇敢分享,也感谢《联合早报》提供发声平台,让看护者的经历得以被看见、被聆听、被重视。我们也期盼更多公众关注这一群体,理解他们的处境,回应他们的需要。

(作者是关护之心执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