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诈骗之可恶,令人气愤。他们的伎俩层出不穷,你能想到的,他们早已想过;你想不到的,他们也编得出来,还会量身设计,对不同的人设下不同的陷阱。知识分子,就以高回报投资为饵;不熟悉数码科技年长者,就让他们以为身份被盗、手机被入侵,令他们在惊慌之下掉入圈套。
有些人在银行或反诈骗中心介入后保住存款,那些不幸的,辛苦一生的积蓄可能瞬间消失。詹尊诚读者便指出令人不解的地方,明明已有公众举报,为什么这些诈骗电话还能用同一个号码继续肆无忌惮地行骗?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提高警惕,对陌生电话不接听、不回应。一旦接到声称银行或官方的电话,涉及户头或身份问题,第一时间挂断,随后再自行联系相关机构查证。金融机构与公共服务部门应提供更人性化的协助。尤其对年长者,不应让他们在语音系统中反复绕圈,求助无门,就像陈巧玲读者拨电建屋发展局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