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LLM)如ChatGPT、深度求索(DeepSeek)等,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工智能(AI)提升效率、降低学习成本,让人人都能拥有智能助手,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LLM的崛起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ChatGPT不仅能生成高质量文本,还能解答问题、协助编程、甚至创作内容。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整合Copilot,Coursera推出基于LLM的虚拟助教,这些都说明AI正深入各行各业,为企业优化流程、提升服务。然而,AI并非万能,它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比如,在教育领域,学生使用ChatGPT解数学题,可能因数值敏感性导致错误推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案例也显示,LLM能生成病例分析报告,但在结合电脑断层(CT)影像特征时容易出错。这暴露出AI对物理世界的理解缺陷,正如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所言,当前LLM缺乏真正的感知能力,无法完成自动驾驶、机器人操作等任务。他预测,未来三至五年AI技术的关键突破,在于构建能够理解世界并与之互动的系统。

对学生而言,LLM既是学习利器,也可能带来依赖风险。AI虽能快速提供答案,但若过度依赖,可能削弱批判思维和深度学习能力。因此,学生须培养三种关键能力:一是独立学习,不盲目照搬AI生成的内容,而是深入理解并优化;二是动手实践,例如结合传感器,让AI学习物理世界;三是自我反思,记录思考过程,不断调整学习方式,形成不断进步的学习习惯。

LLM的发展令人兴奋,但它们不是终点。AI提高效率,却无法替代思考。我们应利用它的优势,同时保持独立判断,才能真正从技术进步中受益。

(作者是新加坡理工学院计电脑工程系三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