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民进党执政的台湾,“中正”二字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们熟悉的中正路、中正机场和中正纪念堂等都面对改名的命运,殊不知距离台湾迢迢万里的新加坡,仍有两所以“中正”二字命名的中学,那就是坐落在加东月眠路的中正中学总校,以及位于义顺61街的中正中学(义顺)。这两所中学连同南洋初级学院同属一个“中正大家庭”。
笔者曾是中正总校的学生, 多次访问曾在中正执教,后来成为中正副董事长的已故庄右铭前辈,聆听他讲述中正中学校名的源起,以及不改校名的原因。特此一叙。
1938年11月,庄竹林博士受聘上任为中正中学第一任校长,1939年1月中正中学开学,早年在中正的董事和教师当中,有一些是亲国民党的人。庄校长不愿意校内有党派色彩,常常不听他们的指示,这些人便提出“打倒庄竹林” 的口号。
1940年3月,“反庄派”向重庆政府告状,指责庄竹林违背蒋中正(即蒋介石)的精神,要求重庆政府下令中正中学停办。反庄派的告状成功,重庆政府来电下令中正中学停办。
庄校长随即召开师生大会讨论对策。教师李佑辰在大会上指出,我们海外人士秉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办学,“中正”乃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他提出,从今以后中正中学与蒋中正脱离关系,而以不偏不倚的立场办学。
李佑辰这一番话获得大会支持,扭转了整个局势。接着教育部总提学司威坚士也召见重庆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的代表,告诉他们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不允许中国的政党干预新加坡学校的事情。过后,亲国民党的董事和教师纷纷辞职,庄校长总算渡过这个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