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是学校长假期,许多家长都会趁这段时间安排全家出国旅行。由于需求大增,机票和酒店的价格往往比平时高出不少。今年,我们一家八口去了首尔,度过八天的韩国之旅。难得全家人一起在国外相聚,大家都格外兴奋。

旅行自然少不了在外用餐。这八天里,我发现首尔的生活成本比新加坡高出近一倍。在新加坡,食阁一顿不错的午餐只需10元左右,在小贩中心还能更便宜。但在首尔,每顿午餐至少要花费近20新元,让我深刻感受到两地物价的差距。 尽管如此,全家一起旅行的快乐是无价的。首尔的美食、文化和风景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回忆!

近年来,新加坡人常抱怨生活费不断上涨,这种不满情绪确实普遍存在。但经过观察,我发现通货膨胀并非新加坡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有人提议去马来西亚新山消费以节省开支,这确实能在汇率优势下降低花费,但我们也必须考虑一分钱、一分货,价格差异背后,往往是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差别。

这次韩国之行让我意识到,新加坡的餐饮消费其实并不比其他国家高,甚至相对较低。

本地人习惯在外用餐,很少为了省钱自己做饭。最近,一位德国朋友提到,在德国,外出就餐被视为奢侈,因为费用远比在家烹煮高。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和食阁提供既实惠又便捷的餐饮选择,这或许是我们未曾充分珍惜的优势。

在全球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新加坡餐饮的性价比依然突出。我们或许无法避免通胀的影响,但应更理性地看待本地的生活费,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