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交通部代部长萧振祥日前接受上任后首个正式访问时说,如果只有一张拥车证,与其分配给每天只大概用车两次的私家车,分给私召车的经济效益更高,能造福更多人,很多人也会因此觉得没有拥车的需要。

表面上这看似合理,但放在整体交通生态系统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如果私召车的效益真如所言,当然应该将所有拥车证分配给私召车,以造福更多人。一名网红在社媒TikTok调侃说,既然拥车证有这么强的魔力,建议部长以身作则,放弃私家车,共乘私召车出席国会会议及基层集会等。

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私召车的数量有增无减,已超越2019年冠病疫情前的数量,截至今年3月,达6万零379辆。政府没有限制出租车在市场的数量,私召车与私家车在中小型汽车组(A组)和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竞标拥车证,无形中导致拥车证价格一直攀升,虽然官方一直驳斥这种说法,把拥车证上升归咎于市场需求。

拥车证价格居高不下,让急需拥车者,如家中有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及幼小儿童的家庭,只能望“车”兴叹。车子间接演变成有钱人的奢侈品,加深贫富之间的差距,这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出租车的数量虽然有增无减,但车费却没有因为竞争激烈而下降,令公众感到无奈。

拥车证价格在高位不降,已好一阵子,政府无论使出什么法宝也无济于事。人们想拥车的梦想已渐成为空中楼阁,难怪好一些年轻的一代,愿景中的5C已不包括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