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又称为情绪智力,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理解与调节能力。简而言之,情商体现一个人识别情绪、掌控自身反应,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缓解他人情绪以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情商的具体表现。 

我之所以会开始关注情商这个议题,是因为过去一年,我常记录自己在人际互动中的点滴,并细致观察他人交流中的言行举止,与随之引发的误解或冲突。

在当今社会,无论职场领域为何,各自的职业伦理与行为规范,构成组织文化的基础。情商亦与组织制度密切相关,员工之间的沟通大多受到文化与规章的制约,减少激烈冲突的发生。

然而在非正式的社交场合,情商则被视为一个人沟通能力和成长背景的体现,带有更多主观评判色彩。例如在现代社群圈子中,大多数都本着和谐、积极的态度互动,互相尊重、和平共处,从不因私利挑起纷争。但仍有人因恶劣的沟通方式与反社会行为,被群体所排斥。他们时常凭空生事、态度粗鲁,造成他人强烈反感,展现出低情商带来的破坏力。这些行为也说明,缺乏理智与包容的沟通态度,将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

我们在评价他人情商时,往往容易从个人主观看法出发,忽略客观事实。其实,应从此人如何与多数人相处,以及他在群体中的口碑判断,而非因为他直率、不擅逢迎、未能满足个人自恃清高的自尊心,就轻率断定对方情商低或沟通无能。这种带有偏见的批评,恰恰暴露批评者自身情商的不足。真正的高情商,建立在真诚之上,通过理解与尊重来达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关系,而非虚伪的奉承。 

这世界并不是围绕某一个人而转动的。在学校或职场中,我体会到只要我们以正向的态度面对他人和各类事务,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便会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情商意识。唯有拥有共情与同理心,我们才能与他人建立认同感与团队意识,共同迈向更有修养的社群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