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联合早报·言论》程天富和李瑞武的《提高健康意识和可持续的室内生态环境》一文,读后有些不同看法。我同意作者对不健康室内工作空间的导因和见解,不过用的第三项解决方法有待深入思考。因此,我把全文下载到到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让他分析文章的逻辑思维和概念,结果深度求索回应说文章有一些逻辑、科学性和表述上的问题,我就把一些重点问题和大家分享。
第一、植物确实能吸收部分污染物(如甲醛),但效率有限。第二、植物净化效率的夸大。文章声称植物能“快速降低二氧化碳并分解甲醛”,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显示,植物净化效率极低,每平方米需要约10株大型植物才能显著降低室内污染物。叶菜类(如生菜、菠菜)叶片面积小、代谢慢,作用微乎其微。封闭环境通风差,土壤潮湿可能滋生霉菌(如曲霉菌),水培系统若换水不及时会滋生蚊虫,反而污染空气。
第三、一公斤叶菜仅固定释放约1.5公斤的二氧化碳;若依赖植物净化,须极大规模种植(如文中2万7300吨叶菜年产量,须约200万个三层货架),这在办公空间里是做不到的。
我建议,将叶菜种植作为员工减压或绿化装饰的辅助手段,而非空气净化解决方案。优先改善通风和采用专业设备,才能有效优化室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