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于7月10日刊登的许绮纹读者投函《课程辅助活动不应是财力赛场》:

我们感谢许女士的反馈,并认同她的观点,即所有学生,无论背景如何,都应获得发展自身才能的机会。

课程辅助活动在学生的全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地学校已建立结构化的流程,积极培养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帮助他们发掘兴趣并发展特长。在适当情况下,我们会与社区伙伴及专业教练合作,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才能。教育部也设立少年体育学院(Junior Sports Academy),为具有体育潜力的小学生提供支持。

在直接收生计划或各项课程辅助活动的校队的选拔中,学校采取全面而平衡的方式,会考量学生的投入度、长处、潜力以及其他个人品质等多种因素,而不仅仅是技能和成就。加入校队、申请直接收生计划,或参加课程辅助活动,并不要求学生接受私人培训或上增益课程。

教育部会继续与学校、家庭及伙伴合作,营造有利的环境,以便学生无论起点如何,都能充分发挥潜力。

教育部学生发展课程司(第二司)统筹司长陈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