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天,本地媒体广泛报道我国在核能研究方面的课题。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的来访是亮点之一。格罗西在国大的主题演讲中说:“……我个人的印象是,在几年内,你们就能看到第一个核能电厂……”希望这只是他的礼貌性赞美,而非真实预期。

随着我国周边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计划在2030年后发展核能,我国不可能置身事外。我国国土小、人口密集、缺乏缓冲区,一旦发生核事故,无论是在邻国还是本国,后果都是致命的。

政府早前已启动核安全研究,这是正确的一步。我们支持国家未雨绸缪,但如今情况已进入新阶段,我们必须更认真看待这项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推动相关人员接受正规的核能培训,具备真实核电厂工作的经验尤为重要。

核能安全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操作和应对能力的体现。我国没有空间“边做边学”,一旦出事,没有第二次机会。

目前国际核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已成趋势。它们与传统核电厂完全不同,需要最新的知识和一线经验。

当局应慎重加快培养本地核能技术专才,以应对未来核能的实际操作问题,全面掌握最新国际安全标准。这是确保核能运作安全的关键。哪怕是引进外国专家,也应大胆为之,让我们站在最高的起点上,确保国家安全万无一失,这是对全体国人的责任。

核能一旦出事,全民买单,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对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让不具核能专业背景的人负责。我国的核能安全准备必须确保零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