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总理7月29日在“全球城市新加坡:建国60周年及未来大会”的主题讨论会上发言时坦陈:我国永远不会像纽约市或巴黎,但也强调新加坡的优势:稳定、可预期、可靠和值得信赖。笔者认为黄总理的演讲很有道理,却耐人寻味。
虽然新加坡是弹丸小国,但在经济上的成就享誉国际。尽管如此,有些人认为新加坡很无聊,这或许和我国的人文素质有关。以下列出几点。
第一,服务素质有待改善。无论是在超市、邻里商店、熟食中心等,笔者不时会碰到语气不佳甚至不耐烦的服务员。或许,这和国人说话比较直接的习惯有关。新加坡生活节奏快速,服务讲求效率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服务业从业员无论心情如何,对待顾客都必须注重礼貌,这是专业,才能让顾客留下良好印象。笔者相信,许多到过日本旅游的国人可以感受到日本人的服务水平。服务员说话彬彬有礼,时常脸带微笑。这样的购物或餐饮体验是很棒的。
第二,公民素质有待提升。笔者不时听到外国友人说新加坡人缺乏人情味、冷漠、排外等。这其实和建设包容社会有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除了照顾国人生计,我们也要帮助那些赶不上时代步伐的人,让他们也能迎头赶上。此外,由于新加坡是个多元社会,不论是土生土长的国人或新移民,都有各自的文化和习惯,但必须积极融合,使得言行举止符合文明规范。另一方面,一些国人乘搭公共交通时,常大声说话、手机音量调得很大声、把脚翘在前面椅子等,都是没公德心的行为。
第三,我国母语水平有进步空间。马来社群和印度社群有各自的挑战,华人社群也是。笔者身为华文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对华文态度极为轻视。尽管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试图通过精彩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但长期并未奏效。新加坡以华人居多,倘若真的成为单语社会,将失去在国际上原有的优势和竞争力。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能做的确实非常有限,年轻一代的华文程度须要整个社会的推动才能奏效。家长也须以身作则,在家里多和孩子用华语沟通,阅读华文书籍,看华语电影和戏剧等。久而久之,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便会自然而然地使用华文。在公共场所甚至工作场所,华人之间若都能多用华语沟通,年轻一代便会意识到学好华文的重要性。
我国的经济成果已在国际上得到肯定,但人文素质不应亚于其他国家。迈入建国60周年,笔者希望国人能继续力求上进,在上述几个方面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