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学校假期回家一趟,从房间窗外放眼望去,对面一排排组屋早已被一面面红白交织的国旗点缀,微风吹拂下更显节日氛围。新加坡今年迎来耳顺之年,庆祝方式与节日氛围也多了一份从容与沉稳。
SG50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段重要记忆。那年我小学六年级,翻开日记本,看着当年写下的年终感想,虽然字迹稚嫩,却掩不住身为新加坡人的骄傲与自豪。2015年,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逝世让全国陷入一片哀痛,对年幼的我而言,那是第一次如此强烈感受到,新加坡能有今天,是无数先辈奋斗不懈的成果。我当时还参与录制为本地体育健儿打气的东运会视频,也记得收到SG50新加坡纪念版乐高时的那份欣喜若狂。
或许是出国留学后,对周遭环境的细微变化格外敏感。虽然SG60不像10年前那般普天同庆、盛大热烈,但这个重要里程碑的意义,仍通过各种细节缓缓铺陈,悄然流露。
建国60周年邻里购物券发放时收到的纪念明信片,六款设计除了有标志性地标,也体现多元种族文化和本土特色。国庆庆典执行委员会也与电商平台虾皮合作,让国人通过平台免费索取国旗。这些举措也许不是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记得10年前,小学老师曾让我们想象SG100时的新加坡会是什么模样。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一个国家的分水岭一定要以50年为界?关乎国家与国人的关键时刻,未必总发生在国庆日,也可能是一次政权交接、一次社会变革,甚至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或转折。
这10年来,滨海湾的天际线或许没有太大变化,小市民的生活也一如往常;不过,我们挺过冠病疫情,也见证第四代领导团队接棒。这一切足以定义一代人,甚至可以塑造新加坡人的集体记忆与方向。
对我而言,SG60同样是极具意义的年份。这不仅是新加坡人团结一心对抗疫情的庆祝,更是对我国领导团队沉稳坚定处理疫情的肯定。
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暗淡,地缘政治持续紧张,意识形态主导的各类主义崛起。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中,新加坡要在大国之间游走,平衡多方关系以维护自身利益,实属不易。
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举行全国大选。黄循财总理为自己和4G领导班子赢得充足底气。这背后,不仅是对人民行动党政府施政表现的肯定,更彰显新加坡人所具备的智慧与勇气。国人愿意给予新一代领导班子机会,让他们带领国家走出阴霾。
国家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团结,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与国人多年来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我在SG50时还未能真正体会与感恩的。8月9日是我们暂停忙碌脚步,与亲友一同回顾过去的时刻。
无论是10年还是更早以前,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经历风雨和苦乐的成长岁月,也经受住外界的质疑和压力。只要继续团结一致,目标清晰,新加坡的发展之路只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作者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加坡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