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我与一群乐龄朋友到中国哈尔滨旅游。回国后,其中一名林姓团友的行李延误超过6小时才送达。按照旅游保险的规定,只要行李延误超过6小时,通常可获得至少200元的赔偿(视保单条款而定)。

林先生68岁,只有小学六年级学历,不会英文。当初他在没有家人和朋友翻译的陪同下,因为相信友人推荐,买了一年的旅游保险。当行李延误发生后,该保险经纪不但没有协助他提出理赔,反而声称此类情况不在赔偿范围内。讽刺的是,同团的几名朋友遇到相同情况,都顺利获得了赔偿。

事后,我协助他申诉,至今已过去八九个月,仍未有圆满解决。更令人气愤的是,该保险公司服务经理在接获电邮后,并未先向相关经纪了解情况,反而直接来询问我事情经过,而电邮中其实已写得相当清楚。最终,我不得不将此事上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事后,我在一次聚会中,提醒认识的乐龄人士这事,才发现类似情况并非个案。不少乐龄人士在没有翻译协助的情况下,被误导或糊里糊涂地签下保单,事后才发现保障内容与实际需要并不相符。

保险是一份保障,更是一份信任。我衷心希望保险公司能更体恤年长客户的处境,不仅在销售过程中保持专业,也要在事后理赔时积极承担责任。也提醒大家:多关心家中长者,协助他们看清条款,避免在关键时刻权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