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达曼总统在第15届国会开幕演讲中,提出建设“我们优先”的社会,呼吁全民携手扶持低收入家庭,推动社会向上流动。这番话深深触动我们——华社自助理事会(华助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相同的信念。

在最近的常年大会上,我们宣布将在2030年前,把补习与增益课程的受惠名额,翻倍至3万个。这不仅是一个目标,数字背后更代表着真实的个案。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生活中的挣扎,但也有心中的希望。

总统说:“出生不应决定命运。”这句话提醒我们为何要每天坚持不懈。我们接触过许多孩子,他们小小年纪就肩负沉重责任——有的在上学之余,还必须照顾年幼弟妹或患病家人。我们的调查显示,有约四成的孩子在家中承担看护责任。这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行为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对安全感、情感连结与关爱的渴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仅受环境影响,更取决于家庭关系的稳固与否。若家庭根基动摇,其他方面也难以稳住。

因此,我们的个案工作者并非“解决问题”,而是陪伴同行,重建信任,协助家庭重新站稳脚步。华助会2025年需求调查也发现,近半数的中学生在情绪低落时,不会向父母倾诉。虽然他们与家人关系亲近,却常感到情感上的疏离。因此,我们致力于加强亲子关系,因为当孩子在家中感到安全与受到支持时,其他方面的发展才有可能。

我们也发现,许多孩子缺乏学习楷模。调查显示,48%的学生在家中没有可以效仿的对象。这正是我们推行督导计划的初衷。来自各行各业的义工不仅给予这些孩子指导,更给予他们信任与鼓励。我们的全职导师也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股稳定力量。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潜能。调查也显示,虽然大多数学生有兴趣爱好,但编程、音乐、舞蹈等兴趣较少见,这往往是因为家庭缺乏资源或接触的机会。于是华助会在近几年开始推出以兴趣为导向的课程——跃点计划,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并在导师的鼓励下,发挥潜力,探索自己的兴趣。

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义工与合作伙伴的支持。他们付出的时间、关怀与自身秉持的信念,让我们的工作变得真实可行。因此,我们也积极投资于他们——未来三年内将培训600名义工,让他们具备担任导师与友伴的技能, 并在2030年前,调派1000名技能型义工到华助会中心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学习新技能。

尚达曼总统为我们描绘愿景。华助会将一步一脚印地继续实现这愿景,与孩子、家庭、社区,携手同行,助力人生。

(作者是华社自助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