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于9月2日刊登的吴泉伸读者投函《组屋物品回收箱形同虚设》、9月9日刊登的张宏宝读者投函《环保重在源头分类》,以及9月2日和9日刊登的《站长的话》:
我们感谢吴先生和张先生的投函,以及《站长的话》所提出的观点。
有效地回收利用始于正确的观念。每个人都须将回收视为共同责任,并养成良好的回收习惯。我们也深信,良好回收习惯应从小培养。有关回收习惯的教育已融入学校课程,以鼓励学生将回收视为一项共同责任。
配合多年来持续开展的宣导工作,国家环境局通过正确回收运动(Recycle Right Campaign),创作具教育意义且易于理解的内容,以倡导良好的回收习惯。为帮助居民轻松识别可回收物,与公众共同设计的全新回收标签,已张贴在所有蓝色回收箱和垃圾槽。诸如“正确回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等工具,用户可通过文字和图像查询即时获得回收指南。通过与学校、社区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回收信息已在邻里社区向各年龄层人士普及。
除了教育,环境局继续与公共垃圾收集业者及社区合作,加强回收工作,例如在全岛由三家公共垃圾收集业者推行的“垃圾换现金”(Trash for Cash)活动。此外,公共垃圾收集业者、非营利组织和市镇理事会也提供与全国再循环计划(National Recycling Programme)相辅相成的其他选项,包括在商场和组屋底层设立回收站。这些回收站设有用于分类不同垃圾的专用回收箱。这些举措共同为居民提供广泛便捷的回收选择。
新加坡的蓝色回收箱所采用的混合式可回收物收集方式,让居民能更便捷地参与回收。蓝色回收箱简化回收流程,让居民无须预先分类,即可将各类可回收物投入同一个回收箱。这种便利鼓励更多人参与回收工作,并促使新加坡在推行初期的整体回收率有所提升。
针对特定垃圾类别,环境局已转向推行分类洁净回收,以配合蓝色回收箱系统。这项工作始于2021年实施的电子垃圾制造商延伸责任(e-waste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制度,并已在全岛设有超过870个收集点。饮料瓶罐退费制(Beverage Container Return Scheme)也将于明年推出,届时同样将能专门收集使用过的饮料瓶罐。
随着我国回收生态系统的发展,我们会持续检讨各项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新加坡的回收表现。通过正确的观念、完善的教育和健全的系统,我们能够携手共建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新加坡。
(国家环境局永续发展司司长黄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