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了,人心也变了,社会结构不同从前。邻里守望相助的甘榜情,迄今已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为中心,欠缺体谅包容和尊重,组屋邻里纠纷连连,邻里纠纷仲裁庭也无法解决。邻居之间各人自扫门前雪,回到家里大门一关,和邻居少有来往,时不时共乘一架电梯上下楼的邻居,见面也懒得寒暄几句,有些甚至形同陌生人。
不论住在有地住宅、私人公寓或政府组屋,邻里间都会有摩擦和纠纷。一旦发生纠纷,双方都得保持冷静,不要动不动就诉诸武力,尤其在受到挑衅被激怒的情况下;倘若一方持武器上门理论争执,肯定会出事。
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组屋邻里纠纷连连,多是邻居间不懂得睦邻所造成,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不理会他人感受。例如,在公共走廊种太多盆栽花草,阻碍邻居出行;孩子太过活跃,发出噪声干扰邻居;高楼抛物,弄脏楼下邻居的衣物等。
在人口密集的组屋区,这些事端往往不是简单的调解能解决。有不少案例,涉及纠纷者拒绝调解,成了化解纠纷的绊脚石。我认为,建屋发展局在出售房子的时候,有必要修改或加入一些条款,让屋主都得遵守,不遵从者就把组屋收回,以示惩罚。邻里纠纷仲裁庭也得加强执法力度,与建屋局配合,纠纷涉案者必须出庭接受调解,缺席者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否则,组屋可强制收回,不得抗辩。“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这是必然的道理。
在一个密集的生活圈子里,大家有必要自动自发,相互包容、体谅与尊重,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相处,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