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法官严斥英康保险在索赔过程中采取拖延策略“完全不合理”,这番话大快人心。

在效率至上的社会,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追求结果的同时,却渐渐失去理解与关怀的能力。我们习惯用冷冰冰的制度和程序去处理问题,只求尽快解决,不再问过程是否合理,也不再体会他人的处境。这样的社会,虽然运转顺畅,却少了温度。

若这是现代化的代价,我们就该反思:下一代将成长在怎样的社会?

当教育的核心从“乐于助人”“同理心”逐渐转向“竞争力”“自我利益”,我们是否正亲手培育出一代以“利己”为信条的孩子?这样的社会,又会走向何方?

法官的判词因此显得格外重要。他不仅是在评判一起案件,更是在重申社会的价值准则,提醒企业与个人,效率与制度不应凌驾于人性与公义之上。

每一份判词的背后,都是对社会的一次价值引导。法官以理性剖析事件,以智慧与公正作出裁决,让公众在理解法律的同时,也重新认识做人的底线。

在喧嚣与功利并存的时代,庆幸还能看到如此公正不阿的法官,或许这正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温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