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特别是未婚的单亲妈妈,在本地社会属于极少数的群体,但由于社会可能还有潜在的异样目光,她们要过得比较低调。社会似乎没有属于她们的互助团体,若政策对她们和她们的小孩也不够友善,这就难免令人难过了。
从政府的立场出发,许多政策制定的基础都是鼓励结婚成家,这属于大政方针,无可厚非。然而,年轻人在生命旅途中有各种各样的遭遇,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年轻时的遭遇导致成为未婚妈妈,政策是否应该平等地支持她们在抚养下一代方面的需要?这是个现实课题,叩问的是社会的包容性与价值观。
按目前条例,单亲妈妈若是基于已婚、离婚或丧偶原因,孩子仍可获得一般该有的补助,但出生证父亲一栏若空白,所获的政策支持就会有落差。本期交流站,有一篇是单亲未婚妈妈期待被看见的声音,把这个现实课题带到大众舆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