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联合早报》报道一则新加坡将大力发展生物甲烷的好消息。

生产甲烷的最佳原料,是最急需解决的生物废料。各大农场每天产生的数以百吨计的鸡粪不但不能善加利用,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加以处理。据我所知,民间企业早已利用鸡粪进行过大规模的沼气生产,但据说因为僵硬的卫生条例而喊停。

几年前我接触过的一个大规模沼气生产设施,建在林厝港农业园区一家大型家禽农场毗邻,原设想是利用农场每日数十吨鸡粪,加入巨型沼气池生产沼气再用以发电,所发的电再回头供应农场每日用以净化输入封闭养鸡厂房的空气,并调节为适当温度。

因为从事环保教学并经营过有机肥料,有幸到过几次并与工作人员交流,见到它成功运行而感到雀跃万分,感觉新加坡在再生能源、废物再循环和减低污染这几方面大大地跨前一步。高兴没多久,该设备竟然被长久搁置。从工作人员处听到的是:卫生当局不允许发酵过程中加入绿色废料(green waste),特别是碾成粉状的树叶和枝干,理由是野乌棲息在树上,绿色废料会给毗邻农场带来禽流感等疾病风险。

根据网上得到的估算,加入50%到70%的绿色废料,能让沼气的发酵速度和气体生产率达到最理想水平,而禁用绿色废料会大大延缓鸡粪发酵速率和减少沼气生产量。即使减少几个百分点,对于商业运行的沼气发电行业可能是个致命的打击。

由于本身不是业内人士,对上述沼气工程的失败,心中有许多不解之谜。如果所听到的接近事实,那当局在计划之初提供津贴时,为何没有考虑到绿色废料的负面作用?况且新加坡三大家禽农场都是封闭式的饲养,鸡只生活在类以冷气房的环境,鸡蛋和排泄物的收集以运输带处理,连老板本身都不准进入鸡舍,绿色废物怎么会飘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