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达:新加坡52年历程给香港的借鉴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一般香港人谈论新加坡,离不开老巴刹、克拉码头、纽顿小贩中心的叻沙、沙嗲、肉骨茶。“吃货”之外,就想起鱼尾狮喷泉、圣淘沙岛、前最高法院大楼等旅游景点。或宏观一点,就想到整洁的市容、井然有序的街道。当然的,比香港宽敞得多的住居环境,也让港人羡慕得“垂涎三尺”。


而笔者想到的,食方面是金文泰、后港、宏茂桥等地的巴刹;景点会是中峇鲁的古迹组屋,记忆犹新的珍珠坊,或是汤申路的大华广场(United Square),那是儿时来新时居住的亲戚家的所在地,纵然楼房已拆除多时,但仍让我回味一些童年记忆。组屋嘛,只能望门轻叹,提醒自己在香港努力和等待奇迹。


在民间层面,香港人对新加坡是充满向往,但所谓“各有前因莫羡人”的道理,新加坡人过去52年来所付出的,莫说香港人会否愿意付出,就是“了解”二字恐怕也不完全做得到。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