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碰撞

新加坡应和会馆于1822年由祖籍广东省梅县、兴宁、五华、平远和蕉岭五个县属的人士所组成。会馆为何以“应和”为名?

根据会馆的史料,嘉应州五属人士远渡重洋,异地谋生,应以互助为先,和睦共处为重。凡事要和衷共济,大公无私,才能发扬光大,维持久远。因此突显“应和”两字,将之作为会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