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琳:德明中学不在德明路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幸好母校不以在地街道或地域为名,即使搬到海边亦无碍。反观他校就少了这种利落。如今海格女校不在海格路,而在坤成路 ;德明中学不在德明路,正如美芝路虾面也不在美芝路。

母亲一毕业就当教师,很忙,忙得忘记帮我报名入学,拉了我直冲一所她认为还靠近家里(其实走路根本走不到)的华校小学求情。那位校长才接办不到几年,就将这小学搞得有声有色,他瞄了我一眼,摇头说:“太迟了,况且我校有入学考,看您女儿不像是特别伶俐的孩子,恐怕考不上……”我就知道是我的单眼皮坏了妈妈的美事。校长这番话听起来真不是味道,妈妈很受打击,对我说:“本来是想让你舒服一点,现在人家不要你,没办法,你今后每天给我坐长长的车途到妈妈的母校上学!”就这样,我被送入小坡二马路那座灰墙世界里。

妈妈的Plan B把我送入历史更为悠久,校绩更为出色的女校。当时学校处于闹市之中,这百年校园里,因为身兼教堂、修道院、两所华英源流女校、孤儿院等多重身份而变得错综复杂。课室的隔壁不一定就是课室,而是修女的缝纫室,或孤儿院的,或英校的地盘,感觉上更像大杂院。日常的视觉元素包括老师的旗袍、修女的头巾长裙,旧旧的地板,走起来发出吱呀声,黑漆漆的走廊楼梯间,总有同学说这里闹鬼,那里又见到什么。这是童少年期充满危机惊悚的记忆存库,如今反而觉得那段时光最有文学气息和电影氛围。我还以为好学校都是老学校,用来考验学生。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