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国发展、政治与博弈中,能否对战略形势做出比较客观正确的判断,是决定胜败的一大根本前提。孔子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战略形势判断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存在正道和歧途之分,这也为历史的教训和镜鉴所反复充分证明。
仅从现代历史来讲,二战期间的德国和日本,及冷战期间的苏联,都由于出现重大战略形势误判,而导致自身的溃败和衰亡。注意,这里特指战略层级的形势误判。人非圣贤,在战术上有时出现误判,在所难免。譬如美国前一段时间错判阿富汗局势,结果塔利班武装用不到几周,就接管控制了阿富汗全境,并导致了美军的仓惶撤离。
但战略层级的形势判断一旦出错,那就事关国家兴亡,大业成败。当年德国,日本和苏联的问题,首先在于基本价值观和取向上,就没有把世界看对,于是其拼命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与世界潮流、人心所向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这等于是一早就为最后败北埋下了深重的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