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孩教育和男性表现的话题屡屡成为热点。近期,知名网红鹿道森(真名周鹏)自杀,其中一个原因是上学时因为长相、性格像女生被歧视。他的死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有政协委员写了《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答复要加强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这个回答显然太肤浅。刘柳在《中国男孩需要更多“阳刚之气”?》写道:“综合来看,中小学男女老师比例严重失衡、家庭教育中父位缺失以及娱乐明星的‘娘化’风潮,是导致当下中国男性青少年偏向‘阴柔’的主要原因所在。”这个结论看起来挺全面,实际上很片面,因为没有挖掘深层次的东西。
为了让男人有“阳刚之气”,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阳刚之气”。对此,我常常问一个问题:“李逵、张飞有阳刚之气,还是文天祥、包拯有阳刚之气?”阳刚之气有两方面:一个是外表形象,另一个是内在精神。这两个方面哪个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