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曼:气候诉讼与净零之战

订户
作者认为,随着为碳排放定价成为主流趋势,一般企业也面对与日剧增的转型压力及风险。(档案照)
作者认为,随着为碳排放定价成为主流趋势,一般企业也面对与日剧增的转型压力及风险。(档案照)

字体大小:

市场环境充斥通货膨胀上扬的风险,目前任何税率调升都须经过仔细考虑和规划。今年,除了许多人关注、即将上调的消费税之外,企业相信也非常关心本地碳税的调整。待本文见报时,政府应该已在财政预算案声明中宣布了碳税增幅。

新加坡是首个引入碳税的东南亚国家,但它自2019年起为每吨温室气体排放征收的5元(约3.71美元)碳税,实在低于合理水平,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中高收入经济体制定的50美元或75美元碳税标准相差甚远。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去年中受访时曾指出,如果新加坡没有制定合理碳价,那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举措将无法取得经济意义,也无法进一步推展。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