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球大选年。政权延续抑或更迭,均对国家、地区及全球在可预见的未来形成关联。4月24日当地时间20时,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以前进党候选人身份在第二轮投票中,以58.6%得票率领先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赢得大选。嗣后,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前战神广场发表胜选演讲,他号召团结法国,承诺新的任期内创新施政和服务国家。
美国及欧洲诸国纷纷在第一时间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法国的友好和信念,冀在未来面对全球挑战、国际争端,尤其是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事上精诚合作,共同应对。作为“一家之长”的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为此松口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亦表达类似观点。即便已与欧盟分家的英国,首相约翰逊不乏兴致,直接以法文发推文予以祝贺。
马克龙是法国20年来唯一连任的总统,他被视为后默克尔时代的欧洲强人和欧盟老大,但国民对其过往政绩及领袖能力未必有好评。首轮选举的28%弃票和废票达至2002年以来最高水平,且各个“反体制党派”总得票率达60%,即使左翼无奈的票源亦属“两害相权取其轻”。选举结果揭晓当晚,马赛、里昂及图卢兹等多地爆发抗议,在“反法西斯运动”旗帜下与防暴警察冲突造成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