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后,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最大因素,已经从国内转向国际。上述转变完全改变了年初对中国经济作出的各种预测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国内疫情、三重压力等都不再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俄乌战争所导致的中国外部形势严峻和不确定,才是中国经济的颠覆性风险。
俄乌战争给了美国“统一欧洲”的机会,原来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利益斗争大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协调一致的制裁行动。这意味着中美摩擦从单打变成了团体赛。从中美各自盟友的综合实力对比来看,接近二比八。俄罗斯目前遭到的经济制裁如果原封不动对付中国,在内循环还不平衡不充分的前提下,中国很难有胜算。
俄乌战争结束后,中国的策略是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尽可能维持现状,要全面展现负责任大国和平发展的诚意。一方面在和平环境下,西方国家之间的各种不和谐因素将逐步展现,在行动上要取得高度一致并不容易;另一方面,美国领导的制裁行动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是美国盟友,也会感受到美国霸权对自身的威胁。因此在战后,各国对国际美元体系、国际结算网络、能源粮食信息安全等问题,都会从之前对美国的“信任”转为“有所顾虑”。国际货币多元化、非主权数字货币、能源和粮食安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会形成“去全球化”和“去美国化”的趋势,多极平衡将成为未来国际政经版图的主旋律,中国应该且能够在其中发挥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