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共产党宣传中的老生常谈,但也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理念。去年中共通过的建党百年历史决议中,将“坚持人民至上”列为它成功经验之一。然而“坚持”二字,说明它秉持的仍然是中华传统中的“民本主义”,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民主:躲不过的坎

躲不过的原因可分为内外两种。国内的压力,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立国理念外,还有来自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寻求新的发展动力的迫切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旗帜下,中国政府在集权、法制化和反腐常态化中,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型,地方政府不再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那样的创业型政府,其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大大消退了,各地之间的攀比竞赛——中国经济奇迹的第二引擎——也少了,大都以照章办事为主了。

这样,中国前进的驱动力和后劲就必须在民间寻求。市场和民主是调动民间积极性,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开拓民间广大深厚的动力源的两大主力。改革开放的前30年,市场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条件下,市场规律正在起变化,突出表现在机会和财富都在向极少数顶尖精英集中,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技术性垄断造成的上升渠道变窄。这些都威胁到社会稳定。市场造成的扭曲须要政治力量来矫正,须要人民群众的广泛政治参与,以保证社会正义和市场经济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