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超:从“一无所有”到“上海现象”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上月中旬,偶然在微信群看到一个红底黑字链接:“崔健演唱会”。出于好奇,点开直播,唏嘘不已,竟有逾5000万人在线,1亿多人点赞。出乎意料的是,听到似曾熟悉的腔调,粗旷而沙哑,瞬间被震撼,顿生亲切感。高亢、感伤、悲壮及略显凄凉的声嘶力竭,在强烈音乐背景下颇具冲击力和穿透性,搏击长空的同时,敲打着人们灵魂深处。

上个世纪80年代,笔者还是中学生时,曾意外听过崔健的《一无所有》。限于当时认知能力、人生阅历及知识结构,对街头巷尾录音机反反复复回放的这首歌似乎充耳不闻,甚至嗤之以鼻:此人一无所有却又自作多情,在期待与绝望中对天叹息呐喊,难道“癞蛤蟆要吃天鹅肉”?后来,东鳞西爪,依稀道听途说所谓“中国摇滚”。

中国摇滚(Chinese rock)一度被视为反传统、反商业建制和反主流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以歌声和乐器倾诉思想舒缓压力,传递出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凸显离经叛道和与主流价值观的冲撞和偏离,亦是对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丧失自由、出卖灵魂、泯灭人性及破环生命节律的所谓“文明”的嘲讽抨击,以其澎湃不羁、一泻千里之势,及时提供了超越生命的载体。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