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文教学课题再次引起热议,我也想以家长身份谈谈自己的体会。很多文章及报道其实都反映目前华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事实:教育部教材已尽量改善,学校在教授母语方面已非常努力,但因考试要求、人力和时间有限、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讲华语家庭日渐减少等各种原因,正规母语教学面临越来越多挑战。正如教育部5月24日在交流站的回应文章《华文学习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呵护》所言,母语教学的挑战不是教育部或学校所能单独解决,的确需要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呵护及努力,才有突破困境的可能。
此外,大家也谈到重要的一点,即父母态度对孩子的华文学习起着关键作用。在孩子开始学习华文时,父母扮演的引导角色至关重要。由于本地缺乏使用华文的大环境,加上学校除了华文课之外,几乎所有时间都以英文为媒介语,小朋友之间也以英语沟通,家长更迫切须要在家中刻意营造华文环境,制造更多接触华文的机会来提高孩子兴趣。能成功制造华文氛围的家庭,孩子学好华文的成功率会高一些。
家长需要资讯营造学习环境除了一些绝对蔑视或彻底放弃华文的家长,我想多数华族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学好华文,也希望自己能帮上忙。身为家长,我自己所经历和看到的一个困境,是很多家长有心帮助小孩学华文,却苦于没有时间,以及不知从何着手。家长要营造华文学习环境,必须对学习语文的环境有基本认识和充裕时间。然而,很多家长自己学习华文的经验也不尽理想。因此,他们非常需要外界的帮助及资讯,找到实际有用的方法来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