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近来已因俄乌战争“一夜回到解放前”、彻底决裂。曾几何时,俄罗斯强烈表达出融入西方大家庭的愿望,与西方国家也一度交好。然而,冷战结束后的西方,为何在对待俄罗斯时,不能像二战后对待德国那样,也纳入到同一个体系共享繁荣?“俄罗斯问题西方化”为何以失败告终?
回到20世纪上半叶,作为当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德国,对欧洲来说是一点也不亚于今天俄罗斯的一个大麻烦。与当时的欧洲政治家一味致力于对德国围追堵截相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很早就为“德国问题欧洲化”,找到一个巴黎和会的主导者所没想过的方案:建立自由贸易联盟、提供国际贷款和改革国际币制。凡尔赛和约的战胜者,在制定基于削弱德国的政策、建构迦太基式的和平时,没有想过在一个工业化迅猛发展、贸易依赖关系极为繁杂的时代,“整个世界是一个市场”,对战败国经济的全面打压,所摧毁的不仅仅是战败国,相互联结的国际经济体系,也会殃及自身。
二战结束后,欧洲逐渐建构起一体化的经济联盟,全球也形成自由贸易体系,十分清楚证明了凯恩斯的远见。70多年来,德国不再被欧洲人认为是一种威胁,相反是欧洲经济政治秩序的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