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国际社会为何心忧猴痘?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世界卫生组织6月3日将猴痘的危险程度调为“中等”。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统计,全球已确诊的猴痘病例达到911起,疑似76起,报告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国家达到36个。其中英国累计确诊225起,西班牙186起。日益增多的病例令世卫和国际社会、主流媒体十分担心,并连篇累牍报道,原因何在?

客观地看,此次发生的猴痘有多种特点,表现为国家和地区不同、传播链不同、时间持续较长、传播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有变化,因而最终可能演变成一种变异的或是新的疾病。历史上,前车之鉴并不远,即爱之病。

欧美地区猴痘未来可能大幅增多,但与该病在传统非洲地方的发病数相比,小巫见大巫。从时间上看,猴痘出现于自然界已数千年,只是肆虐人间几十年。猴痘1958年在猴子身上发现,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发现了首起人感染该病毒的病例,但多年来,这只是一种地方性疾病。在最早发现猴痘的刚果,每年有上千人被感染。世卫组织刚果办公室刚发布消息说,自今年初以来,该国共有1200多人疑似感染猴痘病毒,病例遍布全国18个省,造成58人死亡。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