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中国防疫模式的启示与借镜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近来中国上海市因疫情防控引发全球关注,相较于采取“与病毒共存”防控模式,中国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确实有效降低感染力及死亡率。(路透社)
近来中国上海市因疫情防控引发全球关注,相较于采取“与病毒共存”防控模式,中国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确实有效降低感染力及死亡率。(路透社)

字体大小:

近来中国上海市因疫情防控引发全球关注,相较于采取“与病毒共存”防控模式,中国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确实有效降低感染力及死亡率。通过严格的大规模检测及对感染者或密接者的隔离,确保14亿人口基本没有病例出现。尽管几个月来不断有声音主张放宽疫情限制,但中国的清零政策至今可谓是标志性成就,尽管代价高昂却十分有效,避免公众大规模疾病和死亡。

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总书记习近平宣称“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一定能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并以“毫不动摇,动态清零”做总方针。在上海疫情初期的3月17日,高层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目前上海已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并实现封控区外的“社会面清零”,且于6月初解封。这显示中共高层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首先,“新型举国体制”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虽然在此前的封锁中,也有民众抱怨严苛的限制,牺牲一切却追求极端的动态清零目标,代价成本与效益恐不符合比例原则。2020年初,自中国政府有效治理冠病病毒后,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集体动员力量和疫情防控治理成效;同时,兼顾疫情管控及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证明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