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迄今有过三次重大产业革命,分别为以纺织机的改进和由此引发的蒸汽机发明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电气的大量发明和广泛应用为内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及以互联网产业的加速创新为内容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虽然时空不同,但三场革命却有着高度共性,那就是在货币政策极度紧缩的状态下,孕育发展起来。
首先是金本位与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在历经九年战争(1688年至1697年)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年至1713年)后,面临高额债务,政府税收几乎仅够支付这些债务的利息,国家的公共信用状况堪忧,已到了必须设法减债的地步。当时执政的托利党对协助政府融资的平台——南海公司,实施了债转股计划:将国债转为平台公司的股票,这样政府的债权人就成为平台公司股东,国债因此得以勾销,这一方案受到市场欢迎。
但华尔波尔(Robert Walpoe,1721年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却认为:“这会是扼杀我国工商业天才的一次危险的股票投机行为。它会像危险的恶魔一样,使人们沉睡在财富从天而降的幻想之中,不再相信踏实的劳动,它会把人们引向歧途。这个计划的实质无比邪恶,它只会让大众陷入长时期的疯狂而不能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