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洲来说,俄乌战争会给国际关系以及现有的国际安全体系带来哪些启示?笔者在讨论了观念之争(5月6日)与情报信息及战略建议的决定性意义(5月25日)后,认为还会带来的一个启示,是应重新认识国际关系中道义及同盟之重要性。

如果单就俄罗斯悍然发动战争而言,或以北约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捍卫均势”来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所提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正如米氏在《大国政治的悲剧》所指出:“国际体系是一个险恶而残忍的角斗场,要想在其中生存,国家别无选择,只得为权力而相互竞争。……在国家意图不明的世界里,大国必须尽可能多地获取权力来保护自身,以防任何国家的挑衅。”

但从开战以来,俄军普遍低迷的士气与军事行动出现溃败来看;从乌克兰上自总统下至黎民百姓同仇敌忾的全民抗战决心来看;从世界各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与声援,以及对俄国多个领域展开的史无前例制裁与抵制来看;从联合国大会对俄国发出“强烈谴责”,以及国际组织旗帜鲜明暂停俄罗斯会员资格等来看,不仅完全应了中国那句古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国际道义与人心向背,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并非完全像米氏所说的那样悲观:“当一国受到另一国威胁时,没有供它们求助的更高权威。在国际体系中没有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