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恩:“香港不是殖民地” 表述符合事实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香港回归中国25周年,属于“治权”回归。“香港不是殖民地”论述观点明确,香港在英治时期充其量属于“非政治领土”,受到“殖民统治”,惟论证过程阙漏逻辑,应当强调中国一直拥有香港主权之由来,兼论与“继承国”的关系,梳理逻辑,增加说服力,说好香港故事。(彭博社)
香港回归中国25周年,属于“治权”回归。“香港不是殖民地”论述观点明确,香港在英治时期充其量属于“非政治领土”,受到“殖民统治”,惟论证过程阙漏逻辑,应当强调中国一直拥有香港主权之由来,兼论与“继承国”的关系,梳理逻辑,增加说服力,说好香港故事。(彭博社)

字体大小:

近日,有数家出版社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科书表示“香港不是殖民地”。诚然,该论述符合中国一直拥有香港主权的事实,亦纠正香港只受到“殖民统治”的论调,惟诠释欠缺全面,当以“主权”与“国家继承”的关系论证其合法性。

从法律角度,大清最先以条约形式将香港纳入势力范围(国境)。撇除“自古以来”的虚无,政治科学之父让布丹(Jean Bodin)指出“主权(Sovereignty)是一个共和国(Republic)所拥有的绝对和永恆的权利”,国际法亦表明“主权”是国家的权力,以法定政权实体为代表行使“主权”,虽然可能因为外力因素导致暂时无法行使“主权”,但并非代表“主权”丧失。撇除“元清非中国论”,明清交替,大清首次以“中国”在国际法的精神下,与俄罗斯沙皇国签订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确立国家边界。虽然大清并不是共和国,但美国新清史学派学者欧立德(Mark C.Elliott)认为,该条约标志着大清将“中国”的定义从“中原地区”转变成“主权国家”(Sovereign State)的概念。从“主权”的定义,大清可说是拥有香港“主权”的过渡国;从“主权国家”的转变,大清可说是拥有香港“主权”的始祖。

香港主权谁属的讨论,涉及政治交替,实际不难理解。大清于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之役战败,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并租借新界予英国99年。但是,由于平等条约确定香港是大清的势力范围在前,后来的不平等条约可被视为外力因素导致其暂时无法行使权力,但不等于丧失。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