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新任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7月6日向议会宣布“国家已经破产”;7月11日上午,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正式宣布辞职。
国家破产意味着,斯里兰卡这个在地图上犹如“印度洋中一滴泪”的地方流干了眼泪。尽管它是印度洋上一颗璀璨明珠,但因外汇储备枯竭,还不上外债而不得不走向破产。早在5月,斯里兰卡就已无法偿付7800万美元的到期债务利息。当时的外债已突破510亿美元,但可用外汇储备却不足5000万美元。随后在沉重的食品和燃料成本压力下,斯里兰卡成了今年第一个停止支付外债的国家,债务危机空前严重。
首先不能承受国家破产之重的是众多的平民百姓,由于粮食、油气、药品等严重短缺,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经济濒临崩溃,人们衣食困难,出行无车。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数据,在斯里兰卡约2200万人口中,超过620万人面临食品短缺,约61%的家庭不得不减少食品消费。尽管国家(实际上是政府)破产有多种原因,但还是有不少人把原因归结为该国实行禁用化肥农药和杀虫剂的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政策,一些媒体形容为史上第一个因“拒绝化肥农药”而破产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