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职场还是学校,每个人都“怕输”。做任何事,“成功”才好,谁会享受“失败”呢?“失败”也能让人高兴吗?
最近,我孩子参加一个在线课程,跟着一位老师学习下国际象棋。这位老师给他推荐了几个网站,平日用于练习。在这些网站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棋手可以自由博弈,而且网站还能记录下棋的全过程。为了方便教学分析,老师要求孩子在每次上课前,把练习的部分棋局的记录发给他。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发给老师的记录很少,那是因为他只想把自己赢棋的记录发给老师。他注重输赢,很要面子。但因为是初学者,自然赢的时候有限,多数时候都是输的。老师就鼓励他要多把自己输掉的棋局也发给老师。经过差不多一个月,孩子才开始愿意向老师分享他失败的记录。
我问他,为什么开始愿意分享自己的“失败”了呢?我本来期待他说出“这样果然进步更快”的话,毕竟我们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他却没有这样说,而是说“失败了也很高兴”。甚至一个网站都给他发来消息说,怀疑他这个账号是不是在故意连续输棋。但是他依然热情不减。假日有时间,他每天可以在网上下棋几小时不疲倦。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从“怕输”到能够好好面对失败的过程。没想到,他早已不计输赢,每天大量输棋,依然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