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频发。以近一个月为例,从“6·10”唐山打人事件到“7·10”郑州便衣打维权群众事件,已经足够风起云涌;期间还夹杂着的郑州红码事件、丹东警察和北京房山警察违规事件和上海砍人事件等等,每一件都足以引爆舆论场,触动着人们早已被疫情封控折磨不堪的敏感神经。人们不满情绪加大,在网络上针砭时弊,甚至把批评直接对准政府。
网络媒体自诞生之初,就因为匿名的属性成为去中心化的舆论媒介,人们在网上畅所欲言。虽然匿名发言有时使得网络成为谣言的摇篮,但网络传媒也成了中国相对封闭的舆论体系中难得的自由天地,推动中国的政治治理向前发展。网络成了群众监督政府行使权力的平台,政府却并不乐见这种现象的出现。
中国自2010年开始实施手机号实名制度,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2013年9月手机号实名制借助行政规定成为强制手段。再之后,网上注册所有账号都须要手机号作为登录账号,网上一切行为都可以借助手机号追溯到真实个人。今年社会矛盾加剧以来,中国对网络的监管态势更加趋紧,似乎试图要剿灭这仅剩的一丝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