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中国国家利益定位,方能确保中国和平崛起?笔者之前在拙文中提出超越中国传统的“仁政”“王道”及“天下主义”观念,并以世界主义为其普世价值与精神灵魂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基石。在此,笔者将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同美国的米尔斯海默就“中国能否和平崛起”这一议题展开的一场激辩为切入点,一窥中国学者的传统观念及背后的思想图谱做一深入的辨证剖析。
在这场对话中,阎学通指出“中国的总体战略就是同邻国建立‘命运共同体’关系,即在经济与安全等方面与邻国加强互利共赢,营造友好的周边环境,使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民族复兴持友好态度”,并奉行“道义优先外交思路”。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就“和平崛起”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该阐释都略显苍白无力,鲜有什么说服力。
首先他虽使用了“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却未给出支撑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与精神要义。互利共赢本就是所有联盟或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完全不必刻意突出,否则我们无法想象欧盟、亚细安等是如何平稳运行至今。所以如果过度强调这一点,并将其作为中国外交战略思路,不仅显得没有格局,而且会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天下帝国体系中的“怀柔远人”这种传统手段,而适得其反。其实,从国际实践经验来看,国家利益才是邻国最关心的头等大事。所以,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国家利益定位,才能让亚洲邻国不为中国崛起后可能释放出的能力,感到恐惧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