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中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一国两制“这样好的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并且郑重表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然而言犹在耳,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日前一个研讨会提到“爱国者治港”时宣称:“美国和西方外部势力不会甘心,随时可能反扑,必须坚决与美西方外部势力作斗争”云云。这番论述,无疑在香港一国两制问题上将“美国和西方外部势力”视为“敌人”,要“坚决斗争”。

这一战略判断、战略决策,究竟对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是有利还是有害?正确还是错误?不妨“疑义相与析”。

首先从历史经纬来看,中共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中止“阶级斗争为纲”路线,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现今载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文献《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新基础的奠定》记录:“在邓小平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发展中美关系,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