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铭:晶片法案难提振美国半导体业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单就提振美国半导体生产的本土化,强化美国晶片供应安全性的目标而言,晶片法案是否能完成使命,其实还存有一定的未知数。(路透社)
单就提振美国半导体生产的本土化,强化美国晶片供应安全性的目标而言,晶片法案是否能完成使命,其实还存有一定的未知数。(路透社)

字体大小:

无论美国政府最终如何审批受益者以及分配资金,这些决定都没有解决在美国重建半导体业所面对的一系列挑战,其中重要一项是相关人才的极度欠缺。半导体业周期的大起大落,也会随时影响业者响应法案的积极性。

美国总统拜登出于国家安全考量和减少美国对海外晶片(芯片)生产的依赖,本月9日签署国会通过的晶片法案。这项总值2800亿美元(约3857亿新元)的法案,被广泛誉为二战以来美国最重要的国家产业政策;加上与此同时提出的联合日本、韩国与台湾组成“晶片四方同盟”主张,令晶片法案增添了另一层地缘政治博弈的色彩。

可是,单就提振美国半导体生产的本土化,强化美国晶片供应安全性的目标而言,晶片法案是否能完成使命,其实还存有一定的未知数。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