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根:重塑歌台成为本地文化名片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作者指出,今天的新加坡虽然富裕,中元会扮演社会公益角色的机会却没有丧失。当前的挑战是如何以更大的创意,来迎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办法不一而足,重塑歌台文化是其中值得考虑的方向。(档案照)
作者指出,今天的新加坡虽然富裕,中元会扮演社会公益角色的机会却没有丧失。当前的挑战是如何以更大的创意,来迎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办法不一而足,重塑歌台文化是其中值得考虑的方向。(档案照)

字体大小:

今天的新加坡虽然富裕,中元会扮演社会公益角色的机会却没有丧失。当前的挑战是如何以更大的创意,来迎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办法不一而足,重塑歌台文化是其中值得考虑的方向。

歌台是新加坡独有的民间文化活动。歌台艺人以它为荣,喜欢跑歌台的新加坡人也为数众多;难能可贵的,我们也有关注歌台发展的文化人——新马娱乐文史研究者苏章恺先生。根据报道,苏章恺曾于2019年7月3日以“舞榭歌台,前生今世”为题进行线上讲座。虽然遗憾地错过讲座,却找到中国学者曾玲的研究报告《创造传统:当代新加坡中元节研究》(2019年6月27日中国民俗学网),从中了解中元会的由来、发展、组织、运作以及它和歌台的关系等等。报告的数据和材料非常翔实,缺憾的就是对中元会曾经扮演的社会公益角色缺乏描述。

如果记忆没有错误,当初南洋大学创办和不少民间教育、医疗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募捐,弱势家庭的帮扶和对优异学生的赞助,中元会不乏善举。与其他民间组织一样,新加坡建国初期,中元会为推动教育与社会事业发展出钱出力,是这些草根组织存在的意义。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