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玲玲:远亲不如近邻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最近与友人闲聊时提到日本与本地邻里关系的情况。

犹记得多年前修读日文时,学习在日本搬到新居时得讲究的礼仪,以及对邻居初次自我介绍时的用语。当时老师通过图表标记迁新居后的自家左右、前后三户邻居是该主动去打招呼的范围,并提及会送“新迁面条”为薄礼的传统。据悉,送面条的习俗起源于江户时代,因为面条(soba)与“隔邻”谐音,也有象征邻居间的相处,可以犹如面条般长久之意。但礼俗延伸至今,与其送面条,如今更多人选择送较便利的即食小点心或生活用品如毛巾、洗衣剂等。

席间住大阪市郊的日本朋友M提及,她居住的旧邻里相当典型,邻居间一般保持友好关系,发挥互助精神,是个让人觉得生活安定的环境氛围。但她笑说,年轻时对过于“热情”的邻里互动曾略有微词,感觉是个累赘和压力。比如每当她迟归,隔天邻居就会催促她的母亲提醒女儿,为了安全起见,出门不要深夜才回家。即便是出自善意的关心,她还是有些不快,总觉得个人自由受到干涉。不过自从离家后,M开始意识到睦邻的重要性,如今子女都远在他处,邻里间的照应反倒成了父母的生活支柱,孩子也感到安心。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