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被看好会轻松过关的智利新宪法修改草案,当地时间9月4日在全民公投中以压倒性优势被否决。公投中62%的选民投了反对票,支持者只有38%。这无疑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怪事。以修宪为主要诉求的这次公投,本是顺民意、得人心之举。两年前,在以中低收入为主的大批群众走上街头,要求修改宪法的背景下,智利为化解空前的政治危机,围绕是否修宪也进行了一次公投。当时78.27%的选民支持修宪;78.99%的人选择通过全部由民选代表组成的制宪大会制定新宪法。
2021年11月上台的左翼政府察民情、顺民意,迅捷提出了新宪法草案,并确定进行强制性全民公投。按理说,有近八成民众支持,却遭到压倒性否决,着实有点吊诡。更令人诧异的是,公投刚结束,诸多投反对票的选民依然赞成修宪。彭博社记者报道:“不少智利人还是希望继续修宪,修宪在智利的政坛也仍然存在着共识”。
一边是公投支持修宪,一边又在公投中否决修宪;一边在公投中否决修宪,一边又希望继续修宪。这样的怪事,在当今世界恐怕是不多见的“悖论”。悖论之所以“悖”,源于现实社会本身是不自洽的。认识和解决复杂多样的矛盾,过犹不及的教训太多了,国家治理需要“适度则立,过度则废”,多一点“度”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