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及宣传系统近期一直强调,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对于这一论断,个人看法是,后半截无疑是对的,中国经济确实潜力足、韧性大、回旋空间大。但对于前半截却有不同看法,那就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已然改变。
正如官方及宣传系统一再强调的,目前中国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首先是国际形势已经彻底改变。诚如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第九章第三节里所写的:“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变化,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态发展之一……经济增长改变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均势,造成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政治不稳定。经济交往可以使人们相互接触,但不能使他们达成协议。在历史上,它往往使各国人民更深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不同,令他们彼此害怕。国家之间的贸易不仅带来了好处,也造成了冲突。”中美间的冲突,无疑是亨廷顿冲突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自然被美国视为主要威胁,贸易摩擦也就变得不可避免。
其次是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无疑是人口变化。诚如日本学者森岛通夫所指出:“人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筑起来的上层建筑。当我们预测未来时,首先设想的预测时间段,作为基础的人会是什么样?他们在数量和质量上会发生哪些变化?以预测时点的人为基础,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建筑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其中包括经济问题。”当一国或一个地区处于人口红利周期时,只要政策得当,几乎都存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周期。这点得到国际经验的有力支持。经济学家胡鞍钢给出的数据是,日本的人口红利阶段为1955年至1995年,这40年恰好是日本快速发展的4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