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繁荣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但是香港一国两制能否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落实,还要看二十大之后会不会针对七个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进行政策调整,纠正“一左二窄”(编按:指路线过左与排斥大多数)错误,否则,香港市民和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信心难免大打折扣。
当今香港一国两制面临的七大矛盾是:第一,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与一国两制的矛盾。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如果要摒弃邓小平“不搞姓社姓资争论”做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香港的工商界人士、国际投资者,难免产生类似大陆私营企业家一样的顾虑。如此一来,香港工商界和国际投资者如何能对一国两制彻底放心?因此,北京如何对症下药,消除投资者的忧虑,是必须重视的思想工作。解决这一问题,香港才能行稳致远。
第二,“斗争精神”与吸引外资,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的矛盾。二十大报告多处强调“斗争精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负责人7月中旬提及“爱国者治港”时也强调,香港要“坚决和美国西方外部势力作斗争”;而香港国际金融主要持份者、国际贸易主要伙伴、国际航运主要客户,正是美国与西方国家。若把他们视为敌人、斗争对象,岂不是“赶客走”“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这将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的目标背道而驰。香港一国两制环境特殊,斗争哲学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任何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在于一切政策出发点是为了“吸引外来投资”。
